探索第三条防疫道路,不妨多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
20条措施公布后,社会层面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那就是这一次真的要变了。就像昨天文章中说的,现在的关键不是共存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共存的问题。虽然主流媒体针对20条措施在不断做一些解读,但这个阶段不妨让医学专家从科学角度多说说话,这样才能尽快引导民众进入新常态,避免因不断增长的本土病例而恐慌。
11月17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后,一直在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他认为,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14日下午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主持话题讨论时说,最近随着中国防疫“二十条”的发布,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
不管是张伯礼的“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还是张文宏的“走出疫情”,其实都在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最终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这也是中国走出疫情必须经历的一个阵痛期和适应期。
事实上,人们可能忘了,早在今年年初,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曾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两千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
作为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发布这样的长文,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那就是: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中国,已经在探索可能的“第三条路”。而且曾光的文章也明确了几个事实:
首先,中西方虽然防疫对策不同,但分歧之外有着相当的科学共识。具体来说:都承认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增强,防不胜防,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各国的主要流行株的事实;基于科学研究和真实世界防控的结果,都主张提高疫苗接种率,作为防控新冠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手段;都认为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能挽救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生命,分别开启了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并批准了新药上市。
其次,“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但目前仍不会盲目“与病毒共存”。原因有三:人类对新冠病毒演变的规律尚不完全清楚,既往大约4至6个月出现一个强大的变异株,在Omicron之后出现新的变异株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中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就需要以加强疫苗接种来补充,目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率还明显偏低,序贯免疫接种也需要加紧推广;中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因长期防疫新冠不利,而面临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
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率先迈出了与病毒共存的实践探索步伐,风险很大,勇气可嘉,中国当以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去观察、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我用。“(各国)各自走过的防疫之路不同,面临的疫情形势不同,所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也不同……我们乐见其探索的成功,谋定而后动,更符合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
在曾光之前,张文宏曾于2021年7月29日在微博发表长文,内容是基于对南京疫情爆发和大范围扩散的思考,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南京疫情会不会失控或者继续恶化?疫苗有没有效果?接下来我们该如何与病毒共存?
张文宏原文是这样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已经赢过新冠病毒一次,未来我们一定会找到长久的制胜之道。”
但与曾光今次发表长文后平静的舆论反响不同,张文宏此前的言论遭遇了空前的舆论争论与撕裂,以至于网络舆论场还进行了一场颇为浩大的“保卫张文宏”运动。今天看来,张文宏当时的提醒告诫与今天曾光的长文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作为中国流行病学专家,他们都在为“中国式共存”路线探索可能,只不过时机选择、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如果说张文宏在2021年7月之际表达“与病毒共存”的观点,还无法被很多人接受,毕竟当时还没有Omicron出现,更别说传播力更强的BA2株,那么待到今次医学专家们表达“中国式共存路线”的今天,不少人都开始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不断变异中的病毒并不会永久消失,中国也不可能永远大门紧闭,隔绝于世界之外。
归根结底,防疫还是一个科学问题,那么在这样的转变点,不妨多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吧。
推荐阅读:
来自许倬云和项飙的追问:从激情出发,还是从老百姓生活状况出发?
国防大学公方彬:摆脱仇恨教育和历史悲情已成无法绕过的重大命题
新書推介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